2011/10/27

台北愛克絲波

很抱歉,這句話讀起來還是有疑慮
我老想不出樸實與設計之間的關聯



那就從最開始的印象拉扯點什麼好了
我看到滿坑滿谷的大型禁菸標語
心中不停發笑
想的是「菸廠禁菸」的分崩情景
也許,這是相隔了一個世紀、兩個政黨輪替
以及無數次內部的翻修與整頓
才革命成功的創意
只可惜這些創意像個笨拙的站衛兵
因為進去根本沒人會抽菸
意即無人為敵
它們的存在遂突兀的與舊廠舍形成記憶面的對立

 ------------------------------------------------------------------------

【不點菸,只看燈】
我實在喜愛看裡頭的燈
並且也只想看懂燈
發亮這件事十足吸引了我
這象徵無論委身於薄透塑料還是沉淪黯夜
都應該暖黃澄澈或瑩白無害的閃耀著
看看華美晶鑽內不矯飾的圓頭燈泡 
它平凡的就像是剛從水電行買回來的零售菲利浦
在生塵的塊狀包裝中偶然取出並接上燈座......
有沒有看見這串吊掛的珠簾
因為這些小燈泡無私的映射才得以璀燦炫目呀!
貴族藉著小人物的襯托而顯貴氣
廉價物終將以直截坦率的付出而成為無價




手槍燈、片版燈、菇菇燈
各自代表著復古、意象與童趣
不同的造型卻擁有相同站姿
不同的概念卻表出了一樣的情
創作  終究不離慣性 




左邊那盞拍照了兩次 
第二次是鑒於某位先生好心的提示
所以才喀擦出了另一種拍攝角度
但我還是將那張刪掉
因為失手  那張出現了好心先生的側影
就像右邊這幀圖片出現了其它櫃上物

可實際上沒有什麼沙子容不進眼睛
右邊那張即使有拍攝上的小缺憾
我依舊將它放上
而拋棄了好心先生入鏡的第二張
是因為我相信第一張甫拍攝的美感
我不僅拍到燈的本體
也順勢拍攝到燈的雙層鏡像
等於一張照片捕捉出了三道視角與九重燈光
或許  設計就是虛心接受  最後仍永遠地忠於自己




裡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兩型
迴旋成一個圓體以及陣列懸掛的酒瓶
像是在一個規矩中拓展著最大的創意
那令我想起了自己「乖小孩」的出身
在他人賦予的方圓與行列印象裡
我竭力在其中無預警的東碰西撞
最後還是難逃「乖」字捉弄
還是看似圓規畫出  直尺推擠的標準能見度
可是我也慶幸這場碰撞雖然疼痛難當
我卻今非昔比  開始自鳴閃爍  敢於人不知而不慍



大圓頭並非持續發亮
它忽明忽滅  拍照的人要看它臉色
大圓頭坐窗的背後是一片人潮
它面對門口  發現身後人竟比眼前人多
於是雙手攤在膝上  彎腰駝背的只生鱗不生刺
右側剝離成片狀的燈 從觸頭到白到灰到黑
像是大圓頭狠不下心的證明
它的鱗片延伸到最後 也只能黑成灰燼了
孵不出尖頭  刺只能哽於咽喉  存於骨血  凜冽於心象中

----------------------------------------------------------------------


【黑暗中有靈】
我想驕傲一下我也有「拼圖」的智慧
這是兩張圖湊成一張
僅一排的眼睛與遊客  最後卻經我交疊成兩排
單向的路  直線的投影  全部都化為雙雙對對
當時我只聽見導覽的話不過一句
「眨眼時,就是在消化、在記憶、在存儲訊息......」
所以眨眼時你以為昏天黑地稍事休息
無意間卻早就什麼都了然於心
或許閉眼與睜眼的哲理能依此發揮到極致
那就是一個人真正永恆的閉起眼睛時
會比活著眼睜著還萬丈光明



多麼有幸能在琉璃工房之外看見琉璃
《更見菩提》也許充滿佛理與禪機
我不甚了解 卻繼續不求甚解  只想專注於墨漆般的甬道中
昂首望著琉璃透出更勝七彩的色澤
我覺得那在提醒我  儘管旅途黑暗  但仍能繼續前行

層層光影冉冉顏色經由琉璃剔透的傳遞
一路指引至服務人員微笑招呼的出口處
很快地腳步連同生命又會踏進下一個渡頭
  再連接至另一處黑漆
即便伸手不見五指  神志裡卻已有此情此景此琉璃  為你開路照明

-----------------------------------------------------------------------------------


 【thinking, real thinking】

左右夾攻由下至上好多風格群聚了一堆主義
國際上終究有人喊道:「反設計」
這是四五十年前的事啊!
究竟為何我又再度不明所以
他們反的是什麼呢?
加工修飾? 精雕細琢? 窮奢極侈? 經典複製?
看見下方高斯模糊後的1967極簡主義
或許我都猜對了
反設計發展的方向可能類同於開頭黑字朱底的「樸實」
只可惜這樣的方向在我眼中
也不過是設計洪流中的一股
與修飾雕琢奢侈複製同樣被拉抬於年代表上
被品頭論足  被一場四五十年後亞洲小島國的展覽再度設計一番




談思想總是過於沉重
反倒台灣的素樸憨實沒有什麼綴飾  是很討喜的
唱機供應聽  電視供給看  鞋襪給予穿  風扇抵擋熱
在在都是為了生活的便利而發明
台灣館就是這樣與國際展品大異其趣的景象了
其實當下我對這些東西撇了撇嘴
暗自怪罪台灣的不爭氣  心想設計品怎能如廝踏實
要像國外那些燈飾啊論點啊  銳不可擋的變形示人
......可是如果真的這樣  就失了自主性了
趴在電腦前看著這些照片  我學會感謝與民族式的激賞




說來慚愧  偌大展館我只逛了一半  幾乎都逛到可能最沒看頭的創意商品區
"平衡吳"(請容許我這樣翻譯) 的商品應該是最深得我心的
其他店舖的包包T恤相框真是乏味的令人看到就頭痛
但"平衡吳"的筆記本有包包功能
貼紙的終極概念是為了讓斑駁牆面再現生機
紙漿喇叭省去了工料看見了環保
我還聯想到某處我擠不進去的店舖
有必須攀岩才算準時上班的打卡鐘
 有可以邊報告邊運動的會議室跑步機
鍵盤敲打至此我才發現
造型兼具多面向實用性  是我這類設計外行人普遍追求的「美」之領域

 -------------------------------------------------------------------------


【又見紅綠白】
有我崇尚的色調與寬廣的裝置陳設
欣喜鶯歌陶瓷博物館的灰甸甸能帶出一道清新
私家產業也逕自憩息於一角
我的紅綠白三原色  是大同理念
------------------------------------------------------------------------



【其爭也君子】
毛筆與銀色事務筆並肩
垂釣的一人與親子對坐
如果說這是場古典與現代  單人與雙人的比賽
那麼可是難得的不見鬥性
想想身體騰空與端坐杯沿可是亙古的苦差事
但它們在滿室喧囂之外
仍維持騰空與端坐之姿一個月餘
不蘸墨  不點劃  不放餌  不拽竿
  不見戮性 
反倒是吵嚷的民眾乍看卻像群小人了

------------------------------------------------------------------------


【香香里和窩在一奇】
雄獅文具的廣告曲根本可以與這三個景象搭上線
「想像力和我在一起」
我每次在家看到廣告都會哼哼唱唱數次才滿意
到這三塊區域心裡又不停的輪唱一番
腳踏車騎上雲朵~窩喔~
荷包蛋煎一煎變鍋鏟~耶A~
紙木馬不塌不塌~小女孩也愛它~啦啦~
「想像力和我在一起!!」
我頓時聽到奶油獅也在一旁合聲
原來酸澀的世界 還容得下幾許甜膩稚氣

----------------------------------------------------------


【幾月雪】
被人山人海擠得有些踉蹌地離場
驚見這漫天冰封
用滑鼠將行人暈開  留下白雪皚皚
我想我只配得上無人之境  化外之地

台北這是幾月的雪?
未融我已凍得瑟宿消隱
折返後就這樣在一座無雪城市探尋令我不勝寒的原因
    設計藝品在腦海中的位置  被積雪暫借
自然便順勢乖張的抵禦了人工
在亞熱帶氣候的晚秋十月 
我允許自己沁冷莫名的迷航





◎Conclusion◎

提起精神搜索到最後一張圖片
權且做為雪融過後的回春景致
用以揭曉「樸實」的謎底:

『其實脫離展覽場域與我消化後的展覽場域之外
台北盆地處處機鋒
卻甘願藏鋒於廣袤的天地間
後天設計揉合入先天萬物  隱匿鋒芒  可視為最真切的樸實。』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