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4

大距離

上個月偶然經過了一個小展
看得霧煞煞
少有驚鴻一瞥之感
所以我特地為打從心底油然而生的距離感
再做一個長篇註記


【被阻絕的距離】
窗框、地圍欄把我跟這些服飾吊飾神秘樣式畫分開來
這是我初嚐對於他人創作概念不解的苦
甚至不安好心的想著
是不是9成的人永遠都站在這片風景之外
與我一同走在展場以為搖曳生姿  卻腳步加快?
---------------------------------------------------------------



【異路的距離】
動態影像中每個model方向不同  姿勢不同  或走或停都是不同
或許設計師要我們看得是她們的態度各異  服裝各異  可獨立也可共融成一種風格
可惜我踏進去只被多層次的屏幕  行走的背景影音給迷惑了
model們四面環繞的 究竟是一個臣服於視能感官的低階參訪者
---------------------------------------------------------------



【與鬼的距離】
萬聖節剛過就看見應景的人偶懸浮於樓梯間
回到家我緊張的調暗了色調
回想著當時一轉身就看見緊鄰身畔的這兩尊
這也許是第一次勇於靠近非三度空間的物體
我頓時遠離了以往的自己
---------------------------------------------------------------



【與孩童時期恐懼的近距離】
小時候我對於假模特兒的懼怕佔滿了整個生活
那是因為無意間在深夜時分
看見一個類玫瑰瞳鈴眼式的社會劇場
20年後我走到了一個充滿假模特兒的空間
它們身穿一件件禮服  設計師想讓它們變成她們
於是我變成了現在的我
遂了這個空間所隱藏的心願
遙遠的拍著她們  再遙遠拍著已然不同卻無關乎什麼期望的自己
----------------------------------------------------------



【天梯的距離】

那裏昏暗的一不小心就會跌落
只能靠螢幕上走秀人兒透出的微光調整腳步
我貪心將攝像模式調成閃光
寧願破壞幽暗的魔力
卻意外看見樓梯扶把與鐵質止滑設計
告訴我長夜漫漫無盡
看運氣能不能迎向未知的一片天 
---------------------------------------------------



【頻頻延伸的距離】
霓虹窗、高跟鞋、毛筆畫、人物介紹
從正面看 一覽無遺
從側身看  永遠也只能看見天涯一角
原來人的渺小就是換個角度即差之千里
那時的我總算懂得我從未失去過什麼
我只是因為面臨的情境太多而無法一直正身面對罷了
-----------------------------------------------------



【以前以後的距離】
 
可惜上次沒看到董陽孜
這次看到徐永進也算不無小補了
用書法寫髒話  用書法構成幾何  書法在弧形螢屏上起落飛旋漫舞
沒有人告訴過我「書法表演」可以精采成這般啊!
書法不是人  卻融合了古今  穿越了過去與未來
我不懂隸書楷書大小篆
卻喜歡看著這些字體在冰冷的硬體世界中昂揚
一切像是了無距離
-------------------------------------------------------------



【我覺得很漂亮卻扭曲的距離】
直截了當的說了這項展示
「我覺得很漂亮」
白淨  優雅  無瑕  帶點粉嫩
可惜一進去只看見一件白裙圍困在白紗陣中
孤單與武裝扭曲成了一股氣息
我依然覺得很漂亮
卻瀕臨窒息的想著怎麼取景都是醜的?
-----------------------------------------------------



【白色的距離】
杯盤雕花依舊純白
禮服綴飾純白不再
同樣的顏色
卻因為不同的質地 不同的用心而產生區別
所以常人說我們出生時就像一張紙
原來這層道理就在這些餐具華服間擺盪
水晶簾幕後的鬼魅臉龐
或許是最誠實的映證者
------------------------------------------------



 【為距離找出口】
一連串黑暗後
畢卡索、小塗鴉與仿舊物品還是那麼璀璨光明
頓時二度愛上這些向來親近自己的事物
性靈的維他命  只要從喜好處找尋  便俯拾即是
----------------------------------------------------



【距離 是什麼?】
試著將距離拉近吧!
儘管視線模糊
只要腳步清楚
總能接近破繭新生的那一處福地。 







◎Conclusion◎

旁邊有兩個女生熱絡的討論著傅子菁
但我疑惑的分不出「獨具意識」與「單純偷懶」這兩件事情
一堆照片、網格紙片衣、結伴的頭顱造型
再搭配上幾個琢磨兩下的標語詞彙
最後看看右下角瘋狂竄出的各式負面形容
是不是不著痕跡的解釋了什麼呢?
-------------------------------------------------------



印象中這是跟傅子菁位居於同一層樓的展示
卻是整場我最欣賞喜歡的
照後鏡倒影與圍巾墨鏡女在俗世中觀俗卻不流俗



頹廢的室內巴洛克
昏黃燈光映襯得更引人入勝
右方長燈佇立  仍舊在麗緻中保有一脈遒勁



剛才那些東西是怎麼樣與我零距離的 
讓溫慶珠來告訴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